没有摇号,我第一辆车能开到现在,因为摇号,上过外地牌照,租过两次别人的牌照,现在不折腾了,改了电车指标,买了第二辆电动车。算起来前后折腾了6辆车。我的感觉摇号就是折腾,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家里这栋楼住了很多退休的,车也不敢卖,平时也不用,就停在楼下占车位,我们这些上班的回来也没地方停。天天上班下班挪车,有什么办法呢,大家都习惯了。
其实这属于饥饿营销策略。不限购,你会那么着急买吗?不限行,你要多余的车干吗用?每年的保险、折旧费、停车费不是钱呀?越是限制越是逼迫你买,而且是全家上阵,有可能还要给后代准备出来,今天不需要车不等于明天不需要,虽然养车成本不低,但是总比需要车的时候没牌子要好,而有车的一辆怎么够?有限行的,至少也要有两辆才够。另外车牌既然那么紧缺,不需要车的也要弄一个,可以出租出去赚钱呀,所以种种原因造成了一个庞大的摇号大军。而新能源也是,如果没有不限行的政策,如果没有限购的政策有多少人会买?现在政策就是逼的你不得不想办法先弄个车牌,不管是新能源也好,燃油车也好,只要是车牌就行。很无奈,但是改变不了,规则制定者应该不傻,那就是故意用政策逼你买车。别看每次车牌发放的并不多,但是很少有放弃的,基本放出多少牌子就卖出多少车,市场就这样被牢牢控制住了,如果一直没限行和限购,也许汽车增量不会像现在那么快。
我是16年12月中签的,从第一期开始,整整六年。我不会因为自己中签就说风凉话,我的观点自始至终是没变的——摇号这件事违不违背现行法规,姑且放到一边,最核心的问题的——让没有车的群众为已经有车的群众埋单,这就不公平。
现在北京路上堵车的原因,不是因为没车的人导致的,而是因为有车的人导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已经有车的车主可以任意卖掉二手车,还不用重新摇号。换句话说,为北京造成拥堵,造成污染的这些车主,不用为这些埋单,反倒是可以继续买车,卖车。我们这些从来没有造成拥堵和污染的人确不能买车,这叫什么逻辑?!
因此建议,不论是否有车,只要卖掉旧车,一律重新摇号,最起码做到在买车这件事上人人平等
1,放开购买只会车辆下降,那些囤车囤号摇号的,会有1/2迅速退出;2,路面上跑的还是那些车,有些刚需是无法回避的;3,如果仍出现购买潮,这说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誉已破产,需要时间和诚意让社会缓慢回归理性,这个锅不能让老百姓背;4,与中央京津冀精神不符,大区一张牌一盘棋,不是不可以,5,坑了下一代,吃光子孙饭,你们的孩子即将长大,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生来就被剥夺了开车的权利?6,中华伟大复兴,今天只是起点,绝不是终点,天天这样过了今天没明天似的,城市的很多领域都要停下来了?吃穿用住人口社会?就这样了?这不符合基本的逻辑。
没有摇号,我不会考虑买第二辆车。交通的解决在于修路和有效疏导,摇号致使人心惶惶,不得不摇,摇到了不得不买。北京城里的二环三环多少年了,路况没有开拓和梳理。公交车和地铁的涨价,又把以前可以坐公交和地铁的人赶回到私家车上。限号不是根本办法,摇号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