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张常宁身上,正常!非常正常!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李盈莹身上,也许就是意外事件了。
球迷都记得,1、因接受冠希求婚,张错过了2018年在印尼举行的女排亚运会;
2、因举行世纪婚礼,张放弃了2022年6月世界联赛;3、因婚后蜜月,张又与2022年9月世锦赛失之交臂;
这次又因参加上海进博会等公益广告活动无缘江苏14人大名单。
说心里话,国家培养一名世界冠军队球员十分不容易,在当打之年就丢弃事业,太可惜了!看来,女排队员除了能力很重要之外,初心更重要!希望中国排协在今后的工作中,抓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抓初心教育。
江苏队人才济济,年轻队员成长很快,早已没有了张常宁的位置,张常宁无缘江苏队14人大名单很正常。张常宁早该宣布退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所以不宣布退役,是想再利用女排队员的招牌挣点钱而已。宣布退役吧,给自己点尊严!
感谢头条问答的邀请!对于江苏女排最新消息!公布14人大名单!不见张常宁!她退役了吗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张常宁虽然未列入到今年国家排超联赛江苏女排的14人大名单之中,但她并非是退役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张常宁仍未退役,仍然有重返球场的迹象和可能:
一是张常宁早已做了膝盖韧带断裂手术,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并能在康复期内完成婚礼,实现人生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为复出做好一切准备。
二是国家队9号球衣仍然为张常宁留着,这充分能说明,国家队需要和愿望张常宁的康复回归,这也是张常宁可能会回归国家队潜在的一种信号。
作为运动员,由于每天大运动量训练,流的汗水多,付出的体力也多,一般是长肌肉、强韧带、大力量、高弹跳为特征,这样能适应比赛、竞赛,身体素质方面也有了一定资本,这属于基础条件。如果运动员尤其是排球运动员,由于种种原因发胖了,这是一个大忌,也就是肌肉少了,脂肪多了,体重大了,场上比赛中很难跳得高,很难移动快,很难反应敏捷了,而且往往以体力不支表现出来。比如常宁发胖了,怎么能站在朱婷对角发挥以前的威力呢?心玥人高马大,本身体重较大,如再发福,就很有较强栏网和快球的出现,同时也制约了她的移动速率。而盈莹有瘦的表现,说明她苦练了,练出了肌肉,练掉了脂肪,以前的移动慢、跳速慢就能从本质得以改观。望队员们科学训练,防止受伤,将全队上下拧成一股绳,争取赢得靓丽成绩!
女排集中训练,应该有科学的训练方案,队员体重的增减是根据体能师的要求量身打造,不能按普通人标准来判断。张常宁养病休养阶段,体重肯定增加,投入训练后,不停他上量上强度,身体会很快恢复的,龚翔宇、袁心玥、李盈莹,都是按照教练的要求走的,不用质疑。想当初,朱婷力量不行,郎平自掏腰包,买蛋白粉给朱婷补充能量,后来朱婷纵横四海,征服世界,从不疲倦。这表明,郎平的教练团队是很棒的,勿须担心队员的体重增减。
感谢悟空邀请。近日瑞士女排精英赛官方公布了中国女排参赛的20人大名单,除朱婷、颜妮和丁霞外,目前备战世锦赛和亚运会的集训大部分另外13人悉数入选。细心的球迷却发现部分队员的体重和联赛时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张常宁胖了16斤,龚翔宇胖了8斤,而李盈莹则减重了14斤。这条新闻引起了众多球迷们的热议。
说实在的,像这种毫无参考意义的数据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没有必要那么一本正经的去猜测别的含义,特别是像张常宁体重增加了16斤,龚翔宇体重增加8斤等。能说明什么?说明她们两个训练不积极?好吃懒做吗?报名这数据真的是一点都不靠谱。像以前咱们队员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数据报名的时候比外国球队队员高出一大截,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队员在扣球高度方面通欧美球队之间的差距。
张常宁和龚翔宇的体重增加是有可能的,但绝对不是因为训练不努力积极的原因。张常宁联赛之后就进行手术,在长达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没有训练,这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致命的,就是光喝水估计都会胖的,在南京总决赛期间看到张常宁的照片确实胖了很多,赖亚文还摸着她的脸调侃。不过在七月初回归国家队半个月之后,张常宁就明显感觉瘦了下来,并没有很明显的看出来比联赛时候胖。这一点从前段时间她的电视采访以及出席中国女排赞助商活动时都可以看出来。而龚翔宇的体重增加有可能是她需要加强力量以及年龄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龚翔宇现在才21岁,年轻运动员随着年龄增加,体重略有增加是非常正常的,况且龚翔宇作为边攻手来说力量还是略显不够,增加脂肪以达到力量增强是情有可原的。
李盈莹的体重减轻一来是她刻苦训练的原因,二来不排除教练组有意让她减体重的原因。李盈莹在主攻位置确实显得有点胖,这会严重制约她的弹跳,联赛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李盈莹力量很大,但是弹跳确实不高,只是由于她手臂比较长才显得扣球点不低。如果李盈莹体重减轻一点,那她的进攻效果绝对会好很多。一个优秀的主攻手身体协调性还是很重要的,瘦下来的李盈莹在主攻位置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肯定会比之前有明显提高。
其实运动员的体重阶段性起伏也是正常的,有些人需要增重,有些人需要减体重。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不一定就是越瘦越好或者越胖越好。运动员最主要的是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