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哥回答;美国的F117飞机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款飞翼布局的亚音速喷气式隐身攻击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隐形式的飞机。自服役至退役曾参加了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军事行动。是隐形飞机中参加实战最多的一款飞机,也是第一个被防空导弹击落的隐身战斗机(1989年被南联盟用萨姆3击落,不过美国予以否认,说是一颗没有动力的萨姆3碰巧撞到,并没有被探测到)。2008年4月全部退役。
F117按照其作战使用来看属于一种攻击机,主要的利用其隐形的特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从实战表现看,效果尚可。该机作为一款隐形飞机由于研制时间早,现在来说显然是落后了,特别是其最大的资本,隐身性能更是无法和现在的隐身飞机相比。其所采用的隐身技术对长波雷达的探测作用不大。海湾战争中,沙特就曾使用“猎鹰”雷达(法国)多次探测到了F117,英国舰载雷达在80公里远的距离上也是多次探测到F117的行踪。
F117没有超音速能力,也不具备空战性能,而且机动性能差,一但被探测到,螺旋桨飞机就能把它揍下来。这些缺点也是导致它退役的原因。然而最近报道美军准备启用F117了,究其原因,兔哥认为有以下几点。(1)重新改进,还有其价值。F117隐形战斗机服役时间短,通过对其进行升级仍可以使用,目前美国有封存的F117飞机,这些飞机都是好飞机。如果不用显然是浪费了,虽然性能上不及F22,F35之流,但用做轻型轰炸机来使用要比没有隐身能力的飞机要安全的多。而且改装成能远距离发射攻击武器的载机并不落后。
(2)用于对付防空能力落后的国家。美国奉行全球称霸战略,所面对的很多国家防空能力有限,F117针对这些武器装备落后的国家来说要先进的多。因此启动F117项目,首先就是为了对付防空武器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面对F117的打击并没有好的防御措施,这样美国也不用使用F22等高端产品去对付实力差的对手。
(3)还有一个重要选项,就是情报侦查,当然不排除技术验证性的目的。目前美国对它国的侦查挑衅越来越多,用F117去执行这样的行动具有隐身特点,能降低被发现的机率。同样即便被发现也无所谓,反正都知道这是一款老飞机,不会影响美国的面子。另外不排除利用F117去探测有些国家对隐身飞机的探测水平。现在各国对隐身飞机的探测是前沿性的课题,很多的国家都具备探测隐身飞机的能力,但到底具备多大的能力美国人并不清楚。用F117作诱饵通过骚扰的手段去探测,了解它国对隐身飞机探测的真实水平。同样对F117进行不断的改进,利用它做实验品,找出对付对方的手段。以上的目的也不能排除,毕竟美国人鬼得很。
总之,美国启动F117显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举动。不论美国目的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这款飞机将会处现在任何热点或是它国的空域周边,执行不可告人的霸道飞行。必将成为挑衅骚扰它国领域边境的令人讨厌的“苍蝇”。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探讨,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去推测各国反隐身能力?让F-117再被击落一次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隐形战队,有关反隐身技术发展水平,美国遍布全球的情报网络去获取岂不更专业。
美国重启F-117最主要的原因是维持其隐身战队的绝对优势,尤其重新优化F-117扮演战斗轰炸机的角色,或将在未来局部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F-117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战机,其隐形技术放在现在来看依旧是大多数国家不能企及的技术能力,为美国后续F-22、F-35以及B-2研发奠定技术基础,其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传统空防作战理念,宣告空防作战领域开始步入低可视化探测时代。
首先,隐形技术依然占据有利地位,F-117隐身突防能力依然先进,特别适合高危战区的突击作战任务。在隐形与反隐形技术较量中,隐形技术暂时依然占据领先地位,虽然受限于当时技术条件,F-117为了实现隐形指标,牺牲了机动性,但其依旧可凭借隐形能力突破大部分国家现有防空系统,至少战场生存能力要远优于现有的第三代多用途战斗机和攻击机,毕竟反隐形技术尚不成熟,掌握技术也大多掌控在中俄等少数大国手中;因此F-117的隐形技术指标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依旧有效,在防空火力威胁级别较高的地区,隐形技术依旧具有压倒性优势,此种条件下,使用F-117要远比其他非隐形战机性价比要高得多,尤其F-117自研制之处就为其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精确打击杀手锏,比如AGM-88A反辐射导弹、AGM-65空地导弹、GBU-10/24/27激光制导炸弹以及联合攻击弹药等。
其次,美国隐形战队体系存在空缺,战役战术级别打击能力不足。美国F-22、F-35和B-2共同组成当前世界上最齐全、最庞大的隐形战队,作战能力涵盖制空、对地/海打击以及战略打击整个作战频谱,但在战役战术级别对面打击能力仅依靠F-35略显不足;尽管多用途战机成为当前战机发展主流,由于美军多维一体联合作战体系对对面打击能力需求远高于任何一个国家,仅靠F-35遂行对面打击任务远远不够,尤其数量限制,F-35的生产数量因研制经费增长数次被削减,最终到底能装备多少架还是个未知数,这就引申出一个是否有足够的F-35承担对面打击任务;就这样美国隐形战队体系出现了一个短板区间,为了保证拥有完全优势,美国人不得不做出选择,而F-117或许是目前最具性价比优势的选项,只要经过技术升级,F-117可以应对当前绝大部分国家要地防空系统和野战防空系统。
最后,F-117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F-117研制之初为了控制成本和规避研制风险,早期型号大量搬运现有技术,比如使用F-16的飞控技术、F/A-18的发动机、B-52的导航系统等等,启封后可有针对性的进行电子战方面和动力系统的改进,使用最新雷达吸波材料,降低飞机空重,进而提升飞机电子压制能力和机动能力,将其原有的缺陷弱化至最低,这也是条很不错的路子。
此外,有人给美国支招,将F-117改装为无人隐形战斗轰炸机,这和几年前美国媒体炒作我国将退役歼-6改装成无人攻击机的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当前无人机技术水平,此类改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多多少少有“一招吃遍天下”之嫌,过于放大无人技术发展势头,或许将形成一个有关无人技术的泡沫,别忘了美国人放弃了技术指标远比F-117要先进、成熟的X-47项目,这其中有诸多潜在因素需要好好揣摩。
所以,美国宣称计划启封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不是为了去获取反隐形技术发展水平,这无疑是个愚蠢的选项,之所以启封更多的考量还是在于维持和扩大现有隐形战队,保持在隐形技术领域独占鳌头的地位,毕竟中俄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