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亚运会吉祥物的原型是印度的过手——亚洲象,取名“阿波”。象征智慧、力量和忠诚。它额头点着朱砂痣,跳着印度舞,甩着长鼻子,热烈欢迎来自亚洲各地的运动员们。它代表了特有的印度文化和风土人情。
1986年并没有北京亚运会。
1990年才召开。熊猫“盼盼”。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为中国的大熊猫,取名“盼盼”,由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美术设计师,现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忠仁以福州熊猫馆的熊猫“巴斯”为原型设计。取名“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19届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未来”(读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英文表述为“Heart to Heart, @Future”。口号的亮点是@,这是全球互联网通用符号,也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心心相融(Heart to Heart)”,意在各国人民在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交融,也体现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向上、紧密相拥、充满活力的愿景,倡导全民健身和投身奥林匹克运动;“@未来(@Future)”,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期许,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契合一致,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望。
第11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中国的国宝熊猫盼盼。图案上,一直憨态可掬的熊猫手举天安门图像的奖章,伸开双手,鼓励体育健儿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形象。盼盼的寓意是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第11届亚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中国按照亚奥理事会的章程,新建和改建了27个比赛场馆工程,在北京的北郊还修建了运动员村。
第11届亚运会吉祥物是中国的国宝熊猫盼盼。图案上,一直憨态可掬的熊猫手举天安门图像的奖章,伸开双手,鼓励体育健儿创造更优异的成绩,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形象。盼盼的寓意是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第11届亚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中国台北时隔12年后,作为中国一个地区的代表队重返亚运大家庭。中国按照亚奥理事会的章程,新建和改建了27个比赛场馆工程,在北京的北郊还修建了运动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