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消息。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云社肯定没有被封杀,德云社的大部分演员也都没有问题。
2022年天津卫视德云社相声春晚将于1月30日(大年二十八)19:30在天津卫视上演,具体演出节目单。
除夕还有50多天。 郭德纲能否参加春晚,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灾祸,德云社的演出受到很大影响,各地演出相继取消,小剧场的演出也断断续续。 再加上德云社今年风波不断,张九南、陈霄华、王海等人不少让老郭担心。 德云公司需要利用春晚这一巨大机遇,重新树立德云公司的良好形象,维护德云公司的金字招牌。
不知道是天津相声节组织方未联係德云社,还是德云社不想参加,如果是天津相声节组织方未联係德云社,那么德云社当然不会主动要求参加。如果是德云社接到联係通知,表示不想参加,那是德云社自己的态度。我们界外人士不要参予评论。
这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吧
首先,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大量的相声演员和听相声的人群,很多相声前辈和名家都出自天津,这次没有参加的德云社发起人郭德纲先生也是天津出生天津学艺的天津人!
说到德云社很多相声迷会扯到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其实双方的矛盾更多在相声内容表达方式上,主流相声界认为荤口和伦理哏是需要清除的一部分。
但是伦理哏,也是相声的重要组成部分,臭活和一般的生活笑料在程度上没办法完全区分,虽有界限,但每个人的教育背景、性格各异,不同观念的社会、人群对此接受程度不一样。有些人认为这个段子太荤了,另一部分人以为没什么,怎么掌握?我想当与时俱进,譬如现今短信的一些黄笑话,放十年前你讲出来,都得让人说是流氓。那么演员就要从社会中挖掘素材,随时调整。
非主流相声则认为在相声没落的今天,能够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当然,相声的包袱并非说高雅就能够高起来。这就需要探讨相声创作和表演人员的素质问题。马季曾表示:“相声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严重偏低,大多是半文盲。”他说:“以前我们收徒弟时只要求五官端正,口齿伶俐,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就行了。”奇志大兵 和王自健这些从大学毕业的相声创作者们,由于文化素质高,他们的相声题材非常新颖流行一时,只是各种原因没有大红大紫,他们操作的相声确实在中国相声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最后,天津相声节看看参加表演的相声演员就明白了,德云社至少在郭德纲没有退休前,双方没有妥协的余地吧!
相声界的集体活动,德云社一直很少参加,这是2010年以来形成的默契。
作为任何一个相声类活动的主办方来说,德云社是绕不开的一个点,因为德云社是当今相声界最大的团体,同时也是流量最高,知名艺人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团体;请来德云社意味着“天津相声节”名副其实,缺少德云社的“天津相声节”则显得单薄很多。
作为相声节的主办方,他们也很两难。如果邀请德云社,那绝大部分同行都不会参加,因为郭德纲的对头实在太多了。
与郭德纲及德云社见面会尴尬的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退出德云社的故人,如李菁、何云伟、曹云金等;二是侯氏相声的传人,因为有侯耀华的关系,只能做二选一的选择题;三是主流相声界的人,这些年一直被郭德纲各种揶揄。
以上三类人恰好是天津相声节的参与主力,作为主办方来说,只能舍弃德云社,否则这个相声节就办不起来了。
郭德纲的段子,包袱大部分是天津老一辈相声艺人用过的,只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听全天津老年间的相声,所以都感觉郭德纲特别有才,但天津人听老一辈相声居多,所以对郭德纲不感冒!天津喜欢德云社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这个节目单我看到了,是天津高笑相声艺术团本周六的节目单,也就是今天晚上的,应该正在演吧,暂时还没有看到演出内容的视频或文字资料,估计明天就会知道个大概了;今天先说说看法吧,明天根据情况再补充。
首先,一个相声作品如此取名违背常理,很明显是在蹭热度,可能是为了多卖几张票吧。相声作品取名讲究虚虚实实,既要让人猜得到大概内容,又不能是大白话,一下把底都给泄漏了,保持一丝神秘感。
比如传统相声的经典作品《拴娃娃》《托妻献子》《大上寿》《卖挂票》等等,都体现了故事情节的一个侧面,但是只看名字,不听具体内容的话又完全不懂得讲了些什么,这就是取名的艺术。
像《三起三落张小辫》这种名字,已经把节目内容泄漏了一大半了,大部分观众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不同的是,表演者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和立场去演绎这一段故事。张云雷自从大红大紫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爱他的人爱的刻骨铭心,恨他的人恨的咬牙切齿,所以该节目的悬念完全在于演员的立场。
在微博上看到有博主说要表演这段相声的演员刘明涛和魏吉兆的师承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立场,其中刘明涛的师父刘文步,魏吉兆的师父佟守本,似乎都和郭德纲不太对付,所以为师报仇的时间到了,他们在台上肯定不会对张云雷客气;我倒没那么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