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射击!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移动射击冠军是杨凌。
杨凌出生于1972年,汉族,是射击运动员。毕业于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1986年开始学习射击。1989年入北京市射击队。1993年进入国家射击队。
1996年在第46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中,是男子50米移动靶团体冠军和男子25米标准手枪60发团体亚军中国队的成员。
1996年在第26届奥运会上获得了10米移动靶射击金牌,并创奥运会记录。
奥运会射击比赛分为步枪、手枪、飞碟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规定了不同的射击距离。其中,步枪项目一般射击的距离为10米、50米和300米,手枪项目射击的距离为25米和50米,飞碟项目则有6种不同标靶高度和射击距离。此外,规定了一定的射击器械和子弹规格,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参赛选手需要具备高超的射击技巧和心理素质,才能在这样的射击距离和具有极高难度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不同项目的射击距离有所不同。例如,手枪、运动步枪和运动手枪三个项目中,常见的距离分别为10米、50米和25米。而且,不同项目中的靶子大小和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射手需要准确地瞄准才能得分。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射击距离是关键因素之一,决定着选手的表现和优胜劣汰。因此,选手需要在训练中针对不同的距离进行专项训练,才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谢谢邀请,说说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奥运射击冠军和狙击手没有什么可比性。原因如下:首先,奥运射击冠军注重的是射击的准确度;狙击手不仅仅是射术准确,还要求具备很高的伪装能力和侦察能力,甚至于,这些技能还要比射击准确还要重要。
其次,奥运冠军比赛的内容其实就是固定姿势的情况下,比拼准确度;狙击手则需要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安置阵地,没有一成不变的姿势要求。
再有,奥运冠军比赛场地的情况都比较固定;狙击手则需要考虑修正风偏和空气湿度等射击诸元,环境会更复杂。
其实,奥运冠军在射击时不用考虑伪装的问题;狙击手则需要全面伪装,在敌人眼皮底下射击。狙击手首先要是神***,然后再进修侦察、伪装等技术。狙击手连进入阵地都需要有特别的安排,甚至于会追踪术也可以做到反追踪。做狙击手需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你透过瞄准镜狙杀目标的时候,心理阴影挥之不去。很多狙击手都有心理障碍。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美军最好的狙击手克里斯.凯尔的故事,就明白了。
还是那句老话:狙击手都是神***,而神***则不一定会成为狙击手。不是谁都能成为狙击手的。
特种部队的狙击手能力一定比奥运会射击手强。在野外要考虑风速的问题每秒几米,狙击手的枪也跟运动员的不同。通过合理的室***击学习狙击手打奥运会没问题。战绩就不好说了。还是相信军人的意志力坚强,心态上胜奥运会选手。
在奥运会上,也就一般水平吧,狙击手在实战和现实中,能力更突出。而且射击环境情况比奥运会更复杂,就像是老猎手,去伏击打猎物,而奥运射击,使用的枪,打的靶位固定,距离固定,但更要求射击精度,和从小就按照比赛规则,来训练的运动员来比,在适应比赛上会,有一定的过渡期,成绩上,只能说,可以达到中等偏上,时间长了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