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所有德国超过30万人口的城市,基本上大部分城市人口是增加的。
柏林 349.5万
2.汉堡 181万
3.慕尼黑 139.7万
4.科隆 102.4万
5.法兰克福 69.5万
6.斯图加特 61.6万
7.杜塞尔多夫 59.3万
8.多特蒙德 57.9万
9.埃森 57.1万
欧洲顶尖大学最多的是英国,有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世界名校,然后就是德国等西北欧国家,这里是欧洲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人口也最稠密,德国工业的发达程度,想必大家也清楚,这些都离不开德国发达的教育体系。
2020年USNews欧洲大学排名于近日公布,总共有560所大学上榜,排名第一的是牛津大学。下面是榜单的部分(50强):
瑞士
1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2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3苏黎世大学
4日内瓦大学
5巴塞尔大学
6伯尔尼大学
7洛桑大学
比利时
1荷兰语鲁汶大学
2根特大学
3法语鲁汶大学
4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5荷兰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6安特卫普大学
7列日大学
德国
1慕尼黑大学(精英)
2海德堡大学(精英)
3慕尼黑工业大学(精英)
4柏林洪堡大学(精英)
5柏林自由大学(精英)
6亚琛工业大学(精英)
7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8弗莱堡大学
9图宾根大学(精英)
10哥廷根大学
11不莱梅大学(精英)
12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精英)
13康斯坦茨大学(精英)
14科隆大学(精英)
15汉诺威大学
16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17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
18柏林工业大学
19斯图加特大学
20柏林夏洛蒂医学院
21波恩大学
22曼海姆大学
23汉堡大学
24法兰克福大学
25明斯特大学
26纽伦堡大学
27维尔茨堡
28乌尔姆大学
奥地利
1维也纳大学
2因斯布鲁克大学
3维也纳理工大学
荷兰
1阿姆斯特丹
2代尔夫特理工
3莱顿
4乌得勒支
5格罗宁根
6瓦格宁根
7马斯特里赫特
8伊斯拉姆斯
9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10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11内梅亨大学
12特温特大学
13蒂尔堡大学
丹麦
1哥本哈根大学
2奥胡斯大学
3丹麦科技大学
瑞典
1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2隆德大学
3乌普萨拉大学
4皇家理工学院
5斯德哥尔摩大学
6哥德堡大学
芬兰
1赫尔辛基大学
2阿尔托大学
挪威1奥斯陆大学2卑尔根大学3挪威科技大学
这是所有德国超过30万人口的城市,基本上大部分城市人口是增加的。
柏林 349.5万
2.汉堡 181万
3.慕尼黑 139.7万
4.科隆 102.4万
5.法兰克福 69.5万
6.斯图加特 61.6万
7.杜塞尔多夫 59.3万
8.多特蒙德 57.9万
9.埃森 57.1万
英美对德国的轰炸加速了纳粹灭亡的进程无可非议,但是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并給文化,古迹,科研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德累斯顿大轰炸简直把此地变成了人间地狱,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科研场所,名胜古迹,工业设备,全部毁于这次大轰炸,在此我只能说原世界永无战争,打倒战争!
对于英国人发动的对德空袭,我们来从几个角度聊:目标的选择,袭击效果和造成的损失,以及自身的消耗。
先看张图吧。这张照片摄于1945年的德国城市德累斯顿,市政厅屋顶上的雕像震惊地俯瞰着化为废墟的城市:
先来聊目标选择吧。我们就先以数据比较详细的德累斯顿空袭为例好了。为什么英国人和美国人要袭击德累斯顿?
主要是因为目标城市的工业力量。根据德国人的陆军总司令部在1944年获得的数据,德累斯顿有127座中型和大型的工厂在为纳粹战争机器提供支持,还有更多的小型工厂和工坊没有被统计。而美国人认为,除了若干航空器部件制造厂之外,德累斯顿还有一座防空炮和野战炮工厂(莱曼),一座光学产品工厂(蔡司公司),若干电子设备工厂(科赫与施腾策尔公司),若干个人装备与衣物工厂等等工厂。如果能够打击这些目标,就能对战争末期德国仅存的工业力量造成沉重的打击。
德累斯顿似乎还有弹药装备库、军营等设施,规模不详。
对于这样的一个目标,英美空袭的效果如何?
在2月13日到2月16日期间,皇家空军和美国航空兵对德累斯顿进行了多次空袭。首先,德累斯顿平民的伤亡较大。这种伤亡的部分原因在于,英国皇家空军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战术,在第一次空袭过后不久(大约三小时之后),皇家空军的另一批轰炸机会到达城市上空,开始第二波空袭。此时警报刚刚解除,城市里的救援队正在搜索废墟,因此人员会毫无防备地直接暴露在空袭之下。
另外,英美空中力量也混用燃烧弹和一般的炸弹,引起了市区的大火。在炸弹摧毁房屋的同时,燃烧弹会在摇摇欲坠的房屋之间引起大火,导致很多藏身于地下室的平民死亡。空袭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不详,因为很多人未被找到,又有一定数量的尸体无法辨认,通常认为死亡者人数在两万人到两万五千人之间。
注意下图,这架英国飞机投下了一堆燃烧弹和一枚重磅炸弹。炸弹会破坏建筑物,而燃烧弹则会在建筑物当中引发火灾。
讽刺的是,城市工业区的损失似乎反倒比居民区的损失小。根据皇家空军的战后估计,空袭严重破坏了城市23%的工业建筑和56%的非工业建筑(“非工业建筑”不包括民居,主要是市场、旅馆之类的大型公共建筑)。英国人似乎错误地没有瞄准城市郊区的工业区,导致错过了不少工业目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41万德国平民被盟军空袭炸死。从1944年7月到1945年1月,平均每月有13536人死亡。仅在汉堡,就有大约49000名平民被盟军的轰炸炸死,在柏林,大约有35000名平民被炸死。在1945年2月1日至14日夜间发生的一次袭击中,超过20000名平民在德累斯顿丧生。但不仅城市成为盟军战略轰炸的受害者。
在1945年5月的一次夜间袭击中,中型城镇诺德豪斯失去了大约20 %的人口,普福哲姆损失了22 %。许多城市、中等城镇和小城镇是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的目标,其中包括卡尔斯鲁厄、斯图加特、埃森、不来梅、威廉港、埃姆登、杜伊斯堡、汉堡、萨尔布吕肯、杜塞尔多夫、奥斯纳布吕克、美因茨、吕贝克、明斯特、卡塞尔、科隆、施魏因福、耶拿、达姆施塔特、克雷费尔德、莱比锡、德累斯顿、布伦瑞克、慕尼黑、马格德堡。
即使是小村庄也没有理由感到安全。他们也遭到袭击,或者是偶然的,作为另一个目标的替代者,或者是因为当地的工业,比如位于汉诺威以东约30公里的多尔伯根村的一家炼油厂德国加索林股份公司,该厂只有约1400名工人。
在汉诺威,1943年10月8日至9日的夜间空袭,将近25万人失去了他们的住所。在那段时间里,柏林大约有400000无家可归者,仅仅几个月后,1944年3月,他们就有将近150万无家可归者。此外,许多人间接受到盟军空袭的影响。盟军轰炸机中队在前往目标的途中穿越了许多城镇,引起空中警报,人们半夜起床,前往掩体或地下室。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观看附近另一个城市或城镇的袭击。其他城镇和村庄为撤离者提供住宿。战争结束时,仅在西德,就有大约400万到500万人仍然住在疏散所。
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样一场全面的轰炸行动可能会对敌人的平民人口产生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最终,通过摧毁生产工厂或对其劳动力产生负面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可以对工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内乱将导致内乱和反对纳粹政权的公众起义。至少这是盟军所希望的。
然而,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年,盟军的进攻对德国的生产没有重大影响。德国工业出人意料地通过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来抵消一些工厂的破坏。尽管如此,德国工人还是在轰炸中受苦,他们食物品质下降,并且短缺。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盟军的空袭对民众对战争和纳粹政权的态度没有影响。实际上,除了工业生产的减少,盟军突袭的公开目标是削弱民众的士气,动摇纳粹政权的基础。尽管德国领导人同样期待由空战引起的公众骚乱和叛乱,但这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