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国际田联从2010年开始实施零抢跑赛制,即任何一位选手如果抢跑犯规则必须被红牌罚下,不论是世界纪录保持者还是无名小卒。2009年之前,规定一场比赛只允许一次抢跑,随后抢跑的任何运动员,无论他(她)是否为抢跑者,都将被取消比赛资格。不过这一规则给了运动员可趁之机,一些运动员因为知道抢跑不受处罚,比赛中故意抢跑,给对手施压,制造紧张气氛。为了避免运动员耍这种伎俩,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政策,即运动员只要抢跑,就会被立刻取消资格。在田联对抢跑采取"零容忍"态度之前,国际泳联早已规定任何抢先入水的运动员都将被直接罚下场,并且效果良好。
在100多年前的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在男子100米预赛中,美国选手克雷格和德国选手夏利分在同一组。为了击败强大的夏利,克雷格连续8次抢跑,最终在对手身心俱疲的时候,获得了优胜,并最终获得了当届100米和200米的奥运金牌。
感谢邀请,国际田联这么搞其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从一方面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让比赛更加紧张激烈,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转播方以及广告赞助商的利益。
其实,在早年的田径比赛中,是不存在抢跑次数限制的,也就是说选手们可以无限次抢跑而不受罚。既然没有处罚限制,那么“抢跑”也就成为一些选手针对起跑技术好的选手的一种杀手锏,把对方的注意力、耐心、爆发力消耗在一次次的抢跑之中。
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在男子百米预赛中,为了击败强大的德国选手夏利,美国选手克雷格连续8次抢跑,最终消耗掉了德国人所有的锐气和耐心,获得了优胜,并最终获得了当届100米和200米的奥运金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场面,这样的比赛又有什么观赏性?
这一弊端,国际田联及时作出了修改措施,即“二次抢跑罚下”政策,这个政策允许每名选手抢跑一次,第二次出现抢跑就会被罚下。可即使是这样还是被许多选手钻了空子——一个人可以抢跑一次,8个人的比赛,操作的余地还是很大。加上还是有选手笃定地相信出现抢跑会消磨对手的实力,这才催生出国际田联关于抢跑“零容忍”政策。
国际田联发言人戴维斯说:“这项新规则从2010年1月开始施行,我认为它有利于维护赛场秩序。短跑中的起跑是整个比赛的关键部分,参赛运动员应该通过自己的真实水平,赢得最后的名次。”
这个还真有典故的。国际田联对这项规则的出台实属无奈。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随着田径运动赛事的发展,每个国家的短跑选手都涌现出了一批有实力的名将,不再是单兵作战,群体作战成为了各大国家的战略性手段,通过规则可以轻松打乱其它国家选手的节奏。
有两个人以上参加决赛的国家,可能不止一家。这个时候纷纷抢跑,一次发令枪跑不完,二次也是抢跑,三次还是抢跑,直到第四次才正式跑出去。重复起跑花的时间,跟跑完一次短跑时间几乎一个水平,这样对观赏性,电视转播,最重要是参赛者其它选手的节奏,都不利。
楼上说的田联出台一次抢跑就撤销比赛资格才得以被那个时候出台,用心良苦啦,国际田联。现在我们再看短跑比赛,才有那么连贯,竞争激烈果断有节奏……
田径比赛是国际奥运赛场的比赛;影响力大的比赛;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规格化和严厉化的比赛。因此不管来自那个国家的田径选手,都必须按照赛场的严格规矩赛跑。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所有的心血都付之东流。
100米的田径赛跑不长,时间很快结束。若是参赛者抢先跑一步,对后面的参赛选手压力很大。正如一字值千金的差距一样,冠军的胜败都在一步之差的悬念之中。若抢先跑一步不被罚(第一次),许多参赛者都有分歧意见,整个田径赛场留下不好的印象。举个事例吧!
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上,其中的田径接力棒赛,美国选手犯了一次规。当时不但不被处罚,而且美国选手重新申请,再一次参赛,结果冠军被美国选手拿走了。其他参赛的人员只有喊冤告终。
巴西奥运赛场的很多疑点,都令人不可思议。自从那刻起,经过多个国家参赛选手投诉,引起了奥组委的高度重视,因此今后在田径比赛中,100米抢跑一次就会被罚下的原因。